市民李大姐給芝罘檢察院寫了一封信之后……

膠東在線6月17日訊(通訊員 孫辰穎) 近日,群眾李大姐因不服公安機關對其控告作出的不立案決定,給煙臺市芝罘區(qū)人民檢察院寫了一封信,申請檢察機關予以監(jiān)督。那么芝罘區(qū)檢察院對李大姐的來信是如何處理的呢?
李大姐的來信有了“身份證”
來信由芝罘區(qū)檢察院負責接收群眾來信的第五檢察部接收,第五檢察部指派專門人員將李大姐的來信貼上專屬的二維碼,然后將這封信的有關內(nèi)容錄入全國檢察機關網(wǎng)上信訪信息系統(tǒng),用高拍儀掃描二維碼后,李大姐的這封信就像有了“身份證”一樣,有了屬于自己的標識。來信的內(nèi)容也會上傳到系統(tǒng)中,這樣李大姐的來信就可以在系統(tǒng)內(nèi)被看到,便于查詢。
李大姐接到了檢察院的第一個回復電話
李大姐的來信由第五檢察部的李檢察官負責初步審查。李檢察官經(jīng)過審查后認為,李大姐的來信屬于我該管轄,應當受理,并且符合回復的條件。于是,李大姐接到了李檢察官的第一通電話。
李檢察官告知李大姐,她的來信該院決定受理。這通電話距離李大姐給檢察院寫信還不到七個工作日。檢察院對此認真對待她的來信,李大姐喜出望外。
李大姐接到了檢察院的第二個回復電話
李檢察官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將李大姐的來信移送給了該院負責訴訟監(jiān)督的第一檢察部辦理。第一檢察部立即指定另外一名劉檢察官審查李大姐的來信。
劉檢察官又給李大姐打了第二通電話,告知李大姐,來信由她負責辦理,她將在三個月以內(nèi)辦結并答復李大姐,如果延長的話也會及時通知李大姐。
這個電話讓李大姐了解了她的來信由誰辦理和辦理的時限,她心中有了數(shù),也知道以后有問題找誰,不再是“兩眼一抹黑“,心中甚是敞亮。
李大姐見到了檢察官并得到了答復
在不到三個月時,李大姐又接到了檢察院的第三通電話,劉檢察官告知李大姐,她的訴求已經(jīng)審查完畢,請李大姐到檢察院對其進行答復。
在檢察院,李大姐同時見到了李檢察官和劉檢察官。兩位檢察官告知李大姐,她的訴求檢察機關經(jīng)過審查后認為,公安機關的不立案決定并無不當,并詳細向李大姐做了釋法說理,告知李大姐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等其他渠道維權,同時送達了書面答復文書。
檢察官的態(tài)度耐心熱情,釋法說理有理有據(jù),原來不理解的李大姐也聽的明明白白,最后李大姐向檢察官表示了感謝,滿意的離開了芝罘區(qū)檢察院。
李大姐來信的處理過程就是檢察機關辦理群眾來信的一個縮影。2019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向全社會作出了“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的莊嚴承諾,提出建立“7日內(nèi)程序回復,3個月內(nèi)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的制度。同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人民檢察院辦理群眾來信工作規(guī)定》,將“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制度”有了詳細的操作規(guī)范。從此,全國檢察機關積極踐行該項制度。“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自該項制度建立以來,煙臺市芝罘區(qū)人民檢察院共辦理群眾來信80余件,全部做到了“7日內(nèi)程序回復、3個月內(nèi)辦理過程或結果性答復“,人民滿意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