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你20歲的四分之一
張倩
4月28日,你20歲了。
30歲的我,在防疫一線,祝你“生日快樂”。
兩年前,我從記者變成了警察。我的同事經常說:你的職業(yè),怎么都是在黑白中,見證極端的人性?
是啊,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巧合?我回答不出。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的我,最感謝的,一定是你。
2014年6月27日,謝謝你,接納那個不諳世事、初出茅廬的我。離開校園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是你給了我方向;從青澀浮躁到穩(wěn)重干練,是你給了我舞臺;從一份工作到一種執(zhí)著,是你給了我信念……對線索的敏銳,對是非的分辨,對未知的探尋,對正義的篤定,都是你教給我的。
無論過去現在,受益匪淺。
和你一起走過的近5年時間,你的生日,我在干什么?一時間竟有些好奇。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你忘記的,網絡會幫你記得。很慶幸,你就是我的記憶所在。
當下,我默默打開了瀏覽器……
2015年4月28日,發(fā)稿《32歲產婦子宮破裂大出血,煙臺演獻血全城總動員》,這是關于煙臺山醫(yī)院搶救32歲大出血產婦王倩的連續(xù)報道。第二天,央視晚間新聞還對該事件進行了報道,煙臺也因此備受矚目。
2016年4月28日,搜索不到。我開始翻微信朋友圈,發(fā)現從3月到5月朋友圈也是空白。這才記起,那時候的我似乎很迷茫,領導給我批了很長的假……
2017年4月28日,發(fā)稿《全面二孩更應生得好,煙臺高危孕產婦管理率達100%》。我跑醫(yī)療口,畢業(yè)后還是單身女青年的我,頻繁只身一人進出婦產科,引來“側目”。不過,這段寶貴經歷也為身為女性的我提前積攢了寶貴經驗。
2018年4月28日,發(fā)稿《“五一”小長假期間煙臺車務段管內加開9對動車》。
看到這我忍不住笑了:原以為不做記者就可以擁有節(jié)假日,不用絞盡腦汁想選題,沒承想,如今是不用想選題了,卻變本加厲,在人山人海的景區(qū)執(zhí)勤,眼巴巴瞅著人家度假。
如此回看,那些重大的采訪、那些讓人引以為傲的報道,都未曾在這天出現。
可又怎樣呢?那些寫過的稿子、見過的人,終究如云煙飄散。身處的當下和讓人期待的未來,難道不才是最真實的存在嗎?
膠東在線20年,我有幸走過你的四分之一。你磨礪我成長,我見證你強大。
在彼此的青春芳華里,我們都在慢慢成為更好的那一個。
離開了你,關注從未遠離。告別了你,情誼從未遠去。變的,只是戰(zhàn)場;換的,僅是角色。
我沒有放下手中的筆,依然會背起相機,隨時出發(fā),當好記錄者;我沒有停止奔跑的腳步,在更多的案件偵辦、日常勤務現場,成為參與者。這一點,你可要認可。因為我始終記得:我是從這里走出去的。
東航航班失聯并墜毀,機上載有乘客123人、機組人員9人。一場空難,令人痛心,引人深思:來日并不方長。在有限的生命里,盡己所能,熱愛我們的熱愛。
于我而言,新聞路上,初心如磐;追夢途中,篤行不怠。膠東在線,生日快樂!家人們,我們一起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