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0月20日訊(通訊員 林靜) 眼下煙臺市福山區(qū)東廳街道老官莊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谷子已經進入了收割后的精加工階段,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加工后的成品小米細分成了三個產品等級,既能滿足消費者對不同類型產品的需求,又增加了合作社的總體收入。
在東廳街道老官莊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打谷場上,機器聲隆隆作響,大伙兒正忙著把收割回來的谷穗進行脫粒加工。由于今年雨水充足,日照溫度也給力,所以合作社的谷子長勢很好,小米的質量自然有保障。
小米一直是東廳街道老官莊的特色農產品,但在成立合作社之前,居民們一直是分散種植經營,如此好的產品并沒有帶來好收益。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成立后,開始整合零散土地,開展規(guī)模種植,目前規(guī)模已達到220畝,種植過程中,也是精細化運作,前期通過精選種子,施用有機肥,使得今年總產量能達到5-6萬斤左右。產量上去了,這質量也得精益求精。合作社將收獲后的小米細分為三個不同等級,精品里面出精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在后期加工上,合作社則出資購置了分谷機、色選機,再配合人工篩選及20多道加工篩選工序,保證了優(yōu)質的谷子最終成為百姓“舌尖”上的精品。
而為了在經營銷售中,體現出專業(yè)化優(yōu)勢,合作社還專門申請注冊了“火巖神谷”的商標,小米有了這層“外衣”的包裝,總體經濟效益有了大幅提升。關鍵是老官莊小米粒大、飽滿、均勻,而且屬于火山熔巖地種植,因種植小米的土地呈弱堿性,在熬制小米粥過程中不需要添加食用堿,熬制過程更加便捷,口感也更加軟糯。
配“火巖神谷”免淘洗的小米在市面上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歡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經營模式成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