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防蚊“三部曲”
2025-03-16 15:03:00 來源: 膠東在線
當春風融化殘雪,路面積水泛起漣漪,時處驚蟄二候,氣溫回升,潛伏了整個寒冬的“刺客”——蚊蟲正蠢蠢欲動。煙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制專家提醒:早春滅蚊投入1分力,相當于夏季滅蚊10分功!早春時節(jié),家庭、單位和社區(qū)群防群控,防蚊效果事半功倍。
一、早春蚊蟲活動特點
隨著氣溫不斷回升,原來藏匿于地下室、樓梯背面等避風場所的越冬蚊蟲(淡色庫蚊等)開始蘇醒,進入活躍繁殖期。此時蚊蟲活動呈現(xiàn)以下特征:
1.吸血迫切。剛蘇醒的雌蚊為卵巢發(fā)育急需吸血產卵,單次產卵量高達100-200粒。雌蚊交配一次便可依靠吸血終生產卵,單只雌蚊一生可繁衍數(shù)千后代。
2.水源依賴。蚊蟲卵、幼蟲和蛹期均需要在積水中完成,小型容器積水(如花盆托盤、廢舊輪胎、洼地)是伊蚊的主要孳生地。
3.低溫耐受。早春蚊幼蟲生長緩慢,此時清除積水可顯著降低夏季蚊蟲密度,防控效果事半功倍。
二、家庭防蚊雙管齊下
1.環(huán)境治理:斬斷蚊蟲生命鏈。
翻盆倒罐:家庭陽臺、庭院中的閑置容器(花盆托盤、廢舊輪胎)需徹底清理或倒置存放。花盆托盤每周清干積水。
管理水體:水養(yǎng)植物每周換水并沖洗根部,功能性儲水容器(魚缸、水桶)建議加蓋密封。
2.物理防護:構建安全屏障。
在居所內裝置紗門、紗窗、蚊帳等防蚊設施,阻斷成蚊入侵,注意修補破損縫隙。嬰幼兒及敏感人群優(yōu)先選擇物理防蚊工具,使用蚊帳與電蚊拍。
三、單位與社區(qū)聯(lián)合打造無蚊公共環(huán)境
1.開展公共區(qū)域蚊蟲“殲滅戰(zhàn)”。
多數(shù)蚊蟲日;顒臃秶霃皆50-100米,主要通過感知二氧化碳、體溫及氣味尋找宿主吸血。因此,各類單位和社區(qū)組織開展專項清潔行動,清理區(qū)域內各種垃圾袋、包裝袋、塑料薄膜等潛在積水容器,消除積水衛(wèi)生死角,將顯著降低該區(qū)域的蚊蟲密度,減輕公共區(qū)域內蚊蟲對工作和生活的干擾。
2.重點場所防蚊于未然。
汽修廠、公園卡丁車場等廢舊輪胎多的場所,輪胎應疊放整齊,給廢棄輪胎“扎孔開窗”排水,或使用防雨材料遮蓋以免積水。
公園與學校等場所,堵塞各類可能積水的樹洞。
人工湖、生態(tài)池塘等各類景觀水體可以定期投放蘇云金桿菌等生物殺蟲劑,定向滅殺蚊幼蟲而不影響魚類及水生植物。
3.重點部位專業(yè)消殺。
對居住小區(qū)內管道井、雨水井或地下車庫的集水井等無法清除積水的地方,可聘用專業(yè)機構投放滅蚊幼劑,殺滅蚊幼,預防蚊蟲孳生。
特別提示:防蚊亦防!
蚊蟲是登革熱等多種傳染病的傳播媒介,早春防蚊不僅是生活質量的保障,更是維護公共衛(wèi)生安全的關鍵舉措。
春雷響,萬物長;清積水,滅蚊忙。煙臺市疾控中心呼吁:抓住早春防控窗口期,趁蚊族大軍尚未集結,從家庭到社區(qū)提早行動起來,群防群控消除蚊蟲孳生地,共筑防蚊屏障,攜手打造無蚊擾的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