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2月27日訊 近日,北京大學博雅人才共育基地遴選結果出爐,煙臺二中信息、數學、歷史學科全部入圍。北京大學于2020年11月正式啟動“北京大學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建設,目的是進一步推動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發(fā)現和培養(yǎng),促進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有機銜接,實現中學課改、高考改革和大學教育改革同頻共振。

北京大學教授與煙臺二中學生座談

北京大學教授給煙臺二中學子作報告
煙臺二中是山東省五大學科奧賽先進學校、山東省普通高中英語學科基地、山東省基礎教育教研基地、煙臺市首批特色高中、煙臺市英語、數學、化學和歷史學科課程基地和學科示范基地、煙臺市普通高中教學先進學校、煙臺市普通高中優(yōu)生培養(yǎng)先進學校。榮膺“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全國典型案例、山東省首批“一校一品”黨建品牌示范校、中組部黨建工作調研點、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校園先進示范校等稱號,曾獲山東省“深化高考改革 提升育人質量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2019年“德融數理 知行合一”榮登央視。

學校召開學科基地研討會

數學學科基地年度工作匯報

英語學科基地工作匯報

歷史學科基地年度工作匯報
煙臺二中自2016年4月全面推進學科奧賽以來,成績突出。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學校共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五大學科奧賽全國決賽銀牌7項、銅牌5項,信息學冬令營金牌2項、銀牌6項、銅牌9項,省級賽區(qū)一等獎126項、二等獎227項、三等獎71項,山東省女子數學奧賽一等獎1項。2023年啟動地理奧賽,獲得省賽區(qū)一等獎28項,全國決賽金牌1項(全國第八)。

數學奧賽團隊課間切磋研究

物理奧賽團隊實驗

化學奧賽團隊實驗

生物奧賽團隊實驗

信息學競賽課程
奧賽助力學生全面發(fā)展、高水平發(fā)展效果顯著。在學校錄取清北學生中,2019年4人中的3人、2020年2人、2021年4人中的3人、2022年的6人中的5人、2023年4人,均為奧賽一等獎學生。其中金皓宇和李佳衡入選北大圖靈班,張華清入選清華姚班。

金皓宇

李佳衡

張華清
以學科競賽為依托,著力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潛質、突出學科特長發(fā)展,成為拔尖人才培養(yǎng)的必由之路。煙臺二中重視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特長發(fā)展,努力創(chuàng)造優(yōu)質教育環(huán)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發(fā)展。2023年清華大學信息學奧賽夏令營(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大中銜接”比賽活動),煙臺二中信競隊有6名隊員取得參營資格,參營人數位居全省第一。值得一提的是,煙臺全市共有6人獲得清華夏令營參營資格,全在煙臺二中。

信息奧賽團隊合影

2023省選賽后煙臺二中信競團隊師生合影
煙臺二中始終堅守育人為本、以德為先、全面發(fā)展、質量第一的教育理念,努力創(chuàng)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教育,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和幸福奠基,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培育人才。煙臺二中被北京大學確定為“北京大學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是頂尖高校對二中教育教學理念、人才培養(yǎng)模式、學生綜合素質、師資綜合水平的充分肯定。

2022級課改班

2023級課改班成立合影
附2023年教學教研典型經驗和成果
1.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強化辦學特色。積極研究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要求,變革課堂教學,轉變教學方式,突出構建“學的課堂”。6月承辦山東省2023年高考試題分析暨2024年備考策略研討會;7月承辦“大單元 大觀念”教學設計成長現場會;9月,承辦了山東省基礎教育重點領域改革交流研討活動(東部片區(qū)),做題為《培養(yǎng)科學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特色引領全面發(fā)展》的報告。

2.全力推進學科建設,突出學科引領。繼榮獲“山東省基礎教育教研基地”“煙臺市基礎教育教研基地”“煙臺市首批特色高中”,4月獲評“山東省英語學科基地”,6月獲評“煙臺化學學科示范基地”,至此,學校已有英語、數學、歷史、化學四門學科均榮獲“煙臺市學科示范基地”。10月,《立足教育信息化 打造“134”育人新樣態(tài)》評為煙臺市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

3.全面引領教師發(fā)展,提升專業(yè)技能。引導教師投入教學專業(yè)課題研究,2023年省級課題結題1項,市級課題結題10項,省級課題立項1項。一年來,在省級教學專業(yè)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十八人次,在市級教學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五十二人次。
構建全方位育人的“益”文化,創(chuàng)建“五益”課程體系,繼獲得教育部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優(yōu)秀案例之后,4月,《山東教育報》專題介紹學校《“五益”課程實踐,育人育心育魂》經驗做法。

1.益德益智,潤心鑄魂。持續(xù)抓實“學生道德宣誓”“學生應做好的十二件事”“八個一直”“二十一個好習慣”等常規(guī),深入開展八大類100個社團活動,人人參與,賦能拓展。6月完成航天館建設。萊山校區(qū)2020級2班(班主任陳娟娟)被全國少工委授予全國紅領巾中隊。11月萊山校區(qū)2020級2班于昊欣同學榮獲宋慶齡獎學金。今年在省市級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中獲獎50余人次。

2.益美益體,涵養(yǎng)品德。深入開展“詩歌節(jié)”“戲劇節(jié)”“合唱節(jié)”“藝術節(jié)”等校園“十二節(jié)”,每月一主題,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綜合素養(yǎng);四月底和九月底召開三校區(qū)師生集體參加的春季、秋季運動會,8000余名師生齊聚一堂,共享體育盛宴;每年三月舉行“青春勵志 遠足昆崳”野外拉練活動,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近一年,今年在國家省市級各類藝術比賽中獲獎80余人。

3.益勞益心,知行合一。開辟“益文農場”等50個勞動實踐基地,占地28畝,打造“二十四節(jié)氣”農場文化,開發(fā)“跟著節(jié)氣學農耕”校本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探究。舉辦校園播種節(jié)、采摘節(jié)、豐收節(jié)等,全校師生共享勞動果實。
